深圳南粵光電PLC控制系統
1.1、項目概況
隧道路段是全線的特殊路段和瓶頸路段,且由于隧道內行車受空間、視線、光線等各種因素的影響,誘發各種交通事故、火災等異常交通狀況的可能性較大。
為了改善道路交通環境,提高行車安全程度,使道路發揮出最大的通行效益;防止干線道路的擁擠,疏通阻塞,平滑 交通流,減少事故;幫助交通管理人員及時發現、處理各種交通事故;現對隧道內交通設備進行遠程控制和監測。
1.2、需求分析
1) 交通控制系統主要是用于協助疏通交通、給司機提供信息,以保證道路安全暢通,提高路網整體同行能力。主要對信號燈、車道控制標志、橫通道指示標志、緊急停車帶指示標志和LED誘導燈進行控制,同時對車輛檢測器數據進行采集。
2) 隧道照明字系統有人工、遠程控制,其中人工方式由照明系統自行完成。遠程控制按照晴天、云天、陰天、重陰天、夜間和下半夜六級控制進行,來接通和斷開各回路。
3) 通風控制子系統應根據檢測到的交通量數據和環境監測數據,控制風機的運行臺數和運行時間,實現節能運行和保持風機較佳壽命的控制運行;并能在發生火災時,根據不同地點,進行相應的火災排煙處理,以保證隧道的安全及運行環境的舒適性。
4) 橫通道照明控制,橫洞內照明燈正常時處于熄滅狀態,以便節約能源,當發生火災或檢修隧道時,可由中央控制室遠程控制開啟或本地手動控制開啟。其與車行橫洞門處于互聯狀態,狀態信息和控制命令經由本地控制器傳到中央控制室。
5) 車行橫通道防火門控制。車行橫通道均設置車行橫通道門,正常時處于關閉狀態,當發生火災時,中央控制室可根據火災位置和控制方案,遠程開啟車行橫通道門。
6) 為了保證通信的穩定性,本地控制器通過工業以太網,四芯單模光纖,組成環網光纖冗余工業以太環網。
2、系統設計
2.1、設計依據
本次監控系統規劃設計按照國際、國家和本地區的有關標準和規范,并參照以下的設計規范和要求進行:
1.《公路工程技術標準》 (JTG B01-2003)
2.《公路隧道設計規范》 (JTG D70-2004)
3.《公路隧道通風照明設計規范》 (JTJ026.1-1999)
4. 《高速公路隧道監控系統模式》 (GB/T 18567-2001)
5. 《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設計規范》 (JTG/T D71-2004)
6. 《公路隧道環境檢測設備技術條件》 (JT/T 611-2004)
7. 《公路隧道可編程控制器》 (JT/T 608-2004)
8. 《建筑設計防火規范》 (GB 50015-2006)
9. 《公路工程質量評定標準》 (JTG F80-2004)
10.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(GB-50254-50259-96)
11. 《高速公路監控技術要求》(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2012年第3號公告)
12. 《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線設施設計通用規范》 (JTG D80-2006)
13. 《公路項目安全性評價指南》JTG/T D71-2004
14. 《LED車道控制標志》JT/T597-2004
15. 《計算機場地技術要求》GB2887-87
16.《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》(GBJ57-83)
17.《工業、企業通信接地設計規范》(GBJ79-85)
18.《智能建筑工程質量驗收規范》GB50339
19.《電子計算機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》(GB50174-93)
20.智能建筑設計標準》GB/T50314-2006
21.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》GB50311-2007
22.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》JGJ16-2008
2.2、設計原則
本方案設計遵循技術先進、功能齊全、性能穩定、節約成本的原則。并綜合考慮施工、維護及操作因素,并將為今后的發展、擴建、改造等因素留有擴充的余地。本系統設計內容是系統的、完整的、全面的;設計方案具有科學性、合理性、可操作性。其具有以下原則:
1)、先進性與適用性
采用科學的、主流的、符合發展方向的技術、設備和理念,系統集成化、模塊化程度高。設計合理,架構簡潔,功能完備,切合實際,能有效控制和提高工作效率,滿足動態監控和業務工作的實際需求。系統的技術性能和質量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;同時,系統的安裝調試、軟件操作使用又應簡便易行,容易掌握,適合中國國情和本項目的特點。該系統集國際上眾多先進技術于一身,體現了當前計算機控制技術與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最新發展水平,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。
2)、經濟性與實用性
在先進、可靠和充分滿足系統功能的前提下,體現高性價比。采用經濟實用的技術和設備,充分利用現有資源,綜合考慮系統的設計、建設、升級和維護。充分考慮用戶實際需要和信息技術發展趨勢,根據用戶現場環境,設計選用功能和適合現場情況、符合用戶要求的系統配置方案,通過嚴密、有機的組合,實現最佳的性能價格比,以便節約工程投資,同時保證系統功能實施的需求,經濟實用。
3)、可靠性與安全性
系統采用成熟的、穩定的、完善技術設備,系統具有一致性、升級能力,能夠保證全天候長期穩定運行。在系統故障或事故造成中斷后,能確保數據的準確性、完整性和一致性,并具備迅速恢復的功能,同時系統具有一整套完成的系統管理策略,可以保證系統的運行安全。
4)、開放性
以現有成熟的產品為對象設計,同時還考慮到周邊信息通信環境的現狀和技術的發展趨勢,可以與消防、防盜、聚光系統實現聯動,具有RJ-45網絡通訊口,可實現遠程控制。
5)、可擴充性
系統設計中考慮到今后技術的發展和使用的需要,具有更新、擴充和升級的可能,系統規模和功能易于擴充,系統配套軟件具有升級能力。同時,本方案在設計中留有冗余,以滿足今后的發展要求。方案中設備的控制容量上保留一定的余地,以便在系統中改造新的控制點;系統中還保留與其他計算機或自動化系統連接的接口;也盡量考慮未來科學的發展和新技術的應用。
6)、追求最優化的系統設備配置
在滿足用戶對功能、質量、性能、價格和服務等各方面要求的前提下,追求最優化的系統設備配置,以盡量降低系統造價。
7)、提高監管力度與綜合管理水平
本項目系統設備控制需要高效率、準確及可靠。本系統通過中央控制系統對各子系統運行情況進行綜合監控,時時動態撐握監視及報警情況。管理軟件的使用大大減少勞動強度,減少設備運行維護人員;另外,系統的綜合統籌管理可使設備按最優組合運行,在最佳情況下運行,既可節能,又可大大減少設備損耗,減少設備維修費用,從而提高監管力度與綜合管理水平。